“运输”部分主要变化和重点内容
“运输”部分主要变化和重点内容
“运输”主要执笔人——吴刚(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一、语言文字的变化
新标准采用中性语言,并尽量保持语言精炼。工作要求是从具体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来于实践,高于实践。本着标准内容不重、同类合归的原则,进行概括提炼,字数由727减少为388个字。
二、基本架构及项目内容的变化
内容结构侧重于井下,服务于安全,特别是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方面,进行了统筹考虑,适应了形势,高标准严要求。如:普通轨斜巷(井)人车,1处不符合要求,“运输设备”大项22分得分为零分。
对部分条款内容进行了拆分、合并、细化、简化、删除等调整,使内容设置突出可操作性和检查的可实施性,做到“可检查、好检查”。如:原设备完好中的三项内容合并为一项。对运输设备进行分类,单独列出便于检查评分,如:架空乘人装置等。
删除了部分可操作性差,不便于考核的条款,使之与规程保持一致。如无轨胶轮车第1条、第3条中其他线路采用非专用人车运送人员时的要求以及第5条。
将安全设施中的立井井口闭锁,作业场所中的电缆、管路、照明等内容划归机电专业。运输管理中的职工培训、安全投入等内容划归安全专业。明确了管理责任主体,使日常管理更清晰规范。
三、新增加的主要内容
新增运输方式改善的内容。评分采用小分值扣分,鼓励煤矿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减少井下运输环节,缩短井下运输距离,减少运输作业人员,提高安全保障程度,降低煤矿事故风险。
新增岗位规范的内容。对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操作要求进行规定。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控制不安全行为。
四、注意事项
评分表中的运输线路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有较大变动。在基本要求中,轨道系统、道岔、窄轨架线电机车牵引网络三项内容取消了应达到优良率或合格率的要求,逐项列出了主要考核内容条款及要求,便于掌握执行。
评分表中的评分方法采用按处考核,在考核中需注意,在1处考核的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按1处对应分值进行扣分,不应进行累加。如:检查1处主要运输线路,考核接头平整度、轨距、水平、轨缝、扣件、轨枕、道碴、轨距拉杆8项内容时,当出现2个及以上不合格点时,以最高分值0.5进行扣分,其它不合格点不再累加考核。如:当接头平整度、轨距、水平全部合格,检查轨缝、扣件、轨枕、道碴、轨距拉杆,出现2个及以上不合格点时,按其他1处不合格的最高分值0.2分进行扣分,其它不合格点不再累加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