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首页 > 新闻 > 专题 > 历史专题 > 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 > 宣贯培训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分的核心内容

2017-06-29 16:05 来源:煤矿安监局行业安全基础管理指导司 打印 字体:【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分的核心内容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要执笔人——赵洪亮(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有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的工作部门,并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矿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班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这里的工作部门并未要求是专职部门,只要有相关职责的部门即可。相关制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分级制度;事故隐患登记上报制度;事故隐患分级治理、督办制度;事故隐患验收、销号制度等。

二、全员参与。从煤矿矿长、分管矿长,到各岗位从业人员全部要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突出关键人物责任落实,促进煤矿管理层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矿长每月至少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矿各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生产期间,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检人员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规定分级、登记、上报、治理、督办、验收。

三、事故隐患治理在满足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的同时实行分级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销号的循环闭合管理;不能按规定完成治理,自动提级督办,否则不允许生产;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重大事故隐患在井口(露天煤矿交接班室)或其他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五、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采取消除事故隐患出现的措施,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案,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资金;每年至少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1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专项培训;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通过这些手段,保障煤炭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正常运行,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 主办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网站值班电话:(010)64463685
  • 网站管理员邮箱:wzbj@chinasafety.gov.cn
  • 网站标识码:bm34000004

京 ICP备05071369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